(队伍中 守规矩)二年级班会课
活动背景:
一年级孩子刚进入小学,还不明白集体排队的规则和要求,导致教师整队时要耗费过长的时间;孩子们在队伍行进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相互讲话甚至相互打闹等不文明的现象。因此,要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路队中的基本礼仪,在反复操练中学会文明行走,进而展现小学生积极乐观、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活动内容:
“行”在科小——队伍中(17—18页)
活动目的:
1.了解队伍中的基本礼仪和要求。
2.通过情境表演等实际操练,学会排队,养成文明行走的习惯。
3.体验集体生活中排队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团结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渗透规则
1.教师讲故事《不听话的小雁》
2.交流感受
提问:(1)你喜欢这个小雁么?
(2)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总结:顽皮的小雁不遵守排队的规则,竟然遇到了这么大的危险。小朋友们,看来遵守规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呀!
3.教师宣布《队伍中,守规矩》主题班会活动现在开始。
二.情境演练,内化规则
1.看一看
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视频
提问:(1)你喜欢这些解放军叔叔吗?为什么?
(2)在路队里他们是怎么走路的呢?
相机点拨:(1)抬头挺胸,双手摆动,手臂抬高,双脚抬高。
(2)尽量保持一样的速度行走
总结:解放军叔叔们走起路来可真帅气!小朋友们也学习到了一些在队伍中走路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解放军叔叔吧!
2.学一学
指导学生扮演“解放军叔叔”,评选出“行走小标兵”。
3.辨一辨
校园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视频展示场景。
(1) 体育委员已经在教室门口整队,还是一个小朋友在班级里磨磨蹭蹭,摇摇晃晃走出班级,嘴里还嘟囔着:“又要做操了,真讨厌!”
(2) 班级队伍正在行进中,明明看见了隔壁班的好朋友,于是热情地朝他挥手打招呼,还大声地呼喊他的名字。
(3) 去做广播操的路上,乐乐边走路边用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有同学劝阻他,可他就是不听,嘴里还不时哼着小曲。
(4) 童童走在队伍里东张西望,一会儿走得快,一会走得慢,还总是会踩到前面一个小朋友的鞋子,每次看见前面的小朋友鞋子掉了,他哈哈大笑。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重点讨论:(1)路队中遇到老师或者认识的同学应该怎么办?
(2)如果在路队中鞋带松了,或者不小心被后面的小朋友踩掉了鞋后跟怎么办?
总结:(1)排队做到快静齐。
(2)行进中抬头挺胸,双手摆动。
(3)和前面的同学保持一点距离,步速均匀,不忽快忽慢,鞋底不予地面摩擦。
(4)行进中遇到老师或者熟悉的同学,点头微笑示意即可。
(5)如果在路队中鞋带松了,或者不小心被后面的小朋友踩掉了鞋后跟,迅速走到队伍无人的那一边进行调整。
总结:相信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在队伍中行走的礼仪,如果你们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呢?
4.演一演
分小组选择以下情境进行表演
(1) 体育课,体育委员整队进入操场······
(2) 食堂用餐排队······
(3) 队伍在行走的过程中,遇到了来学校参观的客人老师······
(4) 队伍行进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鞋带松了······
总结:小朋友们,你们都是班级生活中重要的成员,只有班级中每一个小朋友都遵守在路队中的规则,文明行走,才能展现出我们班级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5. 做一做
制作文明行走小书签,相互赠送。
总结:我们把规则写在纸上,也希望小朋友们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
6. 唱一唱
拍手齐唱《路队歌》
站路队,快静齐,
走起路来真神气,
抬起头,甩开臂,
整整齐齐回家去。
总结:小朋友们,在队伍中文明行走是一种好的习惯,从今天起,让我们抬头挺胸,争做最美丽的小蝌蚪吧!
活动思考:
本节班会课指向孩子们的常规训练,我根据《小蝌蚪绘本》提供的素材,并且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补充,通过讲故事,演情境,做书签,唱儿歌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帮助孩子了解排队的规则和礼仪,在实际的演练中让孩子逐步学会排队。当然,一年级的孩子意志力比较低,路队的礼仪训练也不可能在一节班会课上就能完成,这必然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需要在平时的活动中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