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线上教学(李暖)
因为疫情,本学期的学校工作出现了重大变化,苏州除双三之外的学校都按下了校园生活的暂停键,转为了线上学习。老师们每天的日常工作也变成了线上填表、收表、申报材料,教学和教研工作也都通过一方小小的屏幕进行。3月底的苏州,窗外柳絮纷飞,阳光明媚,让人不由得希望,疫情可以早些结束。
对于我,一个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没多久的新班主任来说,突如其来且旷日持久的疫情也让我本学期的踌躇满志少了些施展的地方。当在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为线上枯燥且单调的布置和批改作业后,有些孩子也越来越懈怠,每天作业要求都不看清就提交,打回去也不会好好订正。为了促进孩子们自觉学习、共同进步,我开始要求他们每天提交听课笔记,并分享优秀笔记和作业在群里供其他同学学习,在每周一次的直播课上,我也会先和他们聊聊天,问一下他们最近在家里的状态,夸一下本周表现好的学生,并提醒本周状态不佳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多和老师沟通。渐渐的,他们提交的作业也丰富多彩起来。有的学生每天都会做阅读记录单,记录读过的书、好词好句和阅读心得,有的学生每天会发一段语音讲故事,有的学生还会给提交的作业附上可爱的表情。当天气渐暖,还有孩子附上了自己抓的小青蛙呢!
比起正常的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线上学习自然是更加无聊的,也少了很多老师与学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而清明假期期间,三年级统一布置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意识到线上的学习活动可以更加精彩。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分组去研究和展示传统节日,并进行汇报。本来我对他们第一次的线上合作感到些许担忧,没想到,后来呈现出来的成果非常让我惊喜。他们通过视频会议和线下活动,自己组织出来了多姿多彩的活动。有的小组自己剪窗花、写对联、做年夜饭过春节,还每人录制了一段拜年视频;有的小组把端午节的由来讲得绘声绘色,还自己包了粽子,做了香包;有的小组举行了灯谜大会,调动了全班同学一起背古诗、猜灯谜;有的小组制作了琳琅满目的手工作品,还唱了一曲《水调歌头》。这让我认识到,有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自由,让他们尽情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线上教学变成常态化,我们老师也确实应该多思考,如何让线上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如果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疫情时代,这也许也是个旷日持久的课题。
用户登录